天天热议:友谊县“三抓三重”勾勒区域协同发展新画卷

东北网11月2日讯“我们的紫皮独头蒜已销售一空,明年准备扩大种植面积,带领更多村民致富”。农民王力在友谊县建设乡和友谊农场第二管理区的共同扶持下,通过闲置育秧大棚的二次利用,切实尝到了县场共建的甜头。

今年以来,友谊县按照“六要六不要六个转变”和“三航行动”的总体部署,结合县和友谊农场分设的特殊体制,探索建立县场干部知责、担责、尽责“三责制”,并坚持以“三抓三重”推动县场融合、协同发展。

抓作风、重转变,在队伍建设上提升能力


(资料图片)

农闲时节,在县庆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,驻村工作队干部组织县手工编织协会以及当地10多名妇女,围坐一起编织手工艺品,翩翩起舞的小燕子、多彩的鲜花、憨态可掬的小狗……样式精美,惟妙惟肖。

带动农户创业增收,关键在人,重点在干部。在特殊县情下,培养一批能够增进县场和谐,助推乡村振兴的干部,友谊县着实下了一番功夫。

党建引领实效化。深入实施县场“筑牢红色引领、盘活金色产业、守护绿色生态、共筑橙色乡风、夯实蓝色治理”五色党建工程。组织乡镇(管理区)干部开展拉练活动,县场及时调整驻村干部15名,充实驻村工作队力量。干部选育特色化。共选派10名优秀干部,开展为期一年的县场干部双向挂职锻炼,实现了县场干部培养共育共管的历史性突破。人才服务专业化。从场县有关部门公开选派省、市、县三级科技特派员共40人,定期深入基层进行农业技术指导,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科技支撑。

抓民生、重振兴,在优化环境上形成合力

“现在乡里的卫生是真挺好,垃圾啥的也看不着了,晚上遛弯还有路灯,搞个文艺小活动,乡里还给提供地方”。友谊县东建乡村民崔洪斌说,在乡政府和农场管理区共同努力下,乡村面貌焕然一新,井然有序。

在改善民生、优化人居环境方面,友谊县化特殊体制为特殊优势,“两把扇子、扇一把火”,共同为区域人民群众谋福祉、谋福利。

出新招创优人居环境。县场合力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攻坚行动,探索实施人居环境卫生服务外包运行模式,不断健全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管护机制。县场联合投入160余万元,重点对7个村的公厕实施改造。用硬招合力改善民生。县场整合技术力量,建成了县人民医院透析中心和数据机房,有效解决了患病群众治疗实际需求。共同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,加强针完成率达到96%;坚持“事心双解”,着重化解重复信访突出问题,实现网、信、电重复信访率同比下降45.6%。亮实招助力乡村振兴。各乡镇联合农场各管理区整合区域闲置资源,发展壮大庭院经济,利用群众房前院后闲置土地,重点打造“五小园”小生态板块,进一步把庭院的经济性与多样性、观赏性结合起来,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。

抓项目、重落实,在加快发展上增强动力

为了把“解放思想、振兴发展”研讨活动做实,真正为区域加快发展探寻一条新路径,友谊县、友谊农场双方在深入分析各类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,达成了一个思想共识,那就是要坚持“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项目联上、联手扶持”的原则,共同把区域经济建设搞上去。

协同扶持招商引资项目。县场双方合力推进中储粮双鸭山直属库粮食仓储物流、友谊农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共建项目10个,计划总投资2亿元,截至今年8月份,已完成年度投资1.2亿元。扎实推进城镇基础设施项目。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.91万平方米,实施了友谊镇康乐家园棚户区改造项目和道路、供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;在县高中门前修建了7200平方米的停车场,有效解决了学生家长和教职员工停车难问题。联合争取乡村振兴项目。积极向上争取中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300余万元,合力实施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配套基础设施、农机采购、小额信贷贴息、农村公厕建设、供水管网改造、禽畜粪污收集改造等项目建设,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。

【启示思考】

思想是行动的先导,友谊县以“解放思想、振兴发展”研讨破题,有效发挥地域优势,坚持县场融合,与辖区的友谊农场协同发力,推动研讨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,惠及百姓生活。坚持“领导率先、干部争先、保护约束在先”,扎实探索创新模式,形成以“三抓三重”为代表的有力工作举措,为加快区域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致力于推进研讨成果转化,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双丰收,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,在结合实际、创新举措、成果转化方面走在了前列。

关键词: 友谊农场 人居环境 协同发展